聚焦新时代佛教文化 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圆满举行

2018-01-24 09:57:51      点击:

  1月18日至19日,第二届“佛教文化昆明论坛”在美丽春城昆明隆重举行。本届论坛由昆明佛学研究会、昆明千佛堂主办,并得到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邓朴方先生的支持。他发来贺信,表示期待本次论坛取得丰硕成果,特别是在推动新时代佛教慈善养老、扶贫、助残等方面做出新的积极贡献。

 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“走进新时代  服务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”。1月18日,论坛正式开幕。开幕式由昆明佛学研究会会长郭滇明主持,昆明市民宗委副主任陈浩,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、秘书长康南山,昆明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慧空法师,昆明佛学研究会副会长、秘书长程鹏分别致辞发言。

  出席论坛的领导还有:云南省民宗委宗教一处查吉贵处长;昆明市委统战部宗教处魏文君处长;昆明市民宗委佛教处吴锦处长;昆明市政协民宗委木志群主任。

  第一场论坛为“走进新时代的佛教慈善事业”。许多佛教慈善领域的研究学者、实际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大德法师、社会公益行业资深人士等齐聚一堂共同交流讨论新时代的佛教慈善。

  首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宣方教授主持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纪传华研究员、南普陀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弘来法师、厦门同心慈善会创会会长广普法师、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先生一起分享交流。

  第二场论坛为“佛法与生活”。北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王邦维教授首先发表主题为《玄奘<大唐西域记>中的“福舍”》的演讲。他以《大唐西域记》为蓝本,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期间,关于“福舍”的见闻和思考,并以此说明佛教的慈悲精神。

  随后,“佛法与生活”论坛第一场开始。由上海佛学院金易明教授主持,东南大学教授、金陵图书馆馆长董群先生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研究员,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喻静教授共同交流讨论。

  董群教授分享的主题是《依信解行证四科论理解“佛教文化与生活”关系》,他从禅宗的“立志”、信、解、行、证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,佛法是如何指导修行生活的。纪华传教授指出学佛要对佛法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,佛法不离世间,不能离开世间生活去谈佛法。喻静教授谈及最近引发公众关注的“摔狗”事件,指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就是要消除人心中的戾气。

  精彩的交流分享结束后,昆明佛学研究会的学员分享了自己的修学体会。由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教务长定如法师主持;90后佛系学员彭逸舒、学员刘青依次分享;昆明白龙寺住持、昆明市佛协副会长慧空法师,云南民族大学尹晓彬做点评。

  随即,“佛法与生活”论坛第二场开始了。云南大学杨勇教授主持,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教务长定如法师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惟善法师、华南师范大学李宜静教授、云南省委党校赵玲教授进行座谈。

  1月19日上午,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继续开展。经过八个月的征文和评选,第二届“佛教文化与生活”征文收到了120篇文章,其中有80篇通过初选。论坛上,著名学者、昆明佛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千山对征文评选情况做了通报,宣布本届征文的获奖情况。昆明佛学研究会会长郭滇明、云南省委党校赵玲教授等嘉宾上台为获奖者颁奖。

  本次征文评奖结果为:一等奖空缺,二等奖:武会忠《弘扬佛教文化,服务当代社会》,张云坤《佛法的见地与实践》;三等奖:王维军《从弘一大师的修行之道看佛教文化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》,范殷铭《浅论业果之理与生态系统建设》,李玉用《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态——生命向度在当代人间的开展》,陈庆明《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刍议》;另有优秀奖12名。

  随后,由惟善法师主持第二轮学院分享,沙桐瑶、张云坤、郭林三位学员依次上台分享,金易明教授作点评。金易明教授表示,昆明佛学研究会修学的学员分享的内容非常精彩,在云南这个佛教三大语系具足的地方,佛法修学有很好的环境。

  由喻静教授主持,杨维中教授、宣方教授、惟善法师等展开自由讨论。宣方教授在会前收集到一些信众提出的问题,在会上提出由现场的专家学者回应讨论。

  关于居士学佛和出家遇到的一些问题,杨维中教授直接指出“出家是有因缘的”,在家人始终要把俗世的事务和因缘做好,他还与大家分享了历史上梁武帝时期的信众学佛的故事。宣方教授则明确表示:“真正的出家是要有出离心,而不是逃离心。”随后的分享中,他还表示居士学佛要修福修慧,不过修福随时随地可以修,修慧就需要有善知识,两者都是需要的。惟善法师分享了关于禅定的问题,并介绍了许多信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禅修方法。他强调,要把心安定下来,把心专注在一点上,才可能进入禅定,而修行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因缘来决定。现场还有一位研修班学员提出如何更好地学修的问题,定如法师对此做出回应。

  最后,董群教授做学术总评,他从五个方面对本次论坛的研讨内容进行总结。一是,论坛主题具有时代意义;二是,以佛教“文化”为着力处,角度非常恰当;三是,明确了佛教文化在当下的两大现实功能——“走进”和“服务”;四是,体现了佛教慈善的殊胜性;五是,佛教文化要服务于“美好生活”,需要以佛教文化体现的“真”引导美的和好的生活,以理事圆融、信解行证为指导营造美好生活。

  郑千山做论坛总结,他表示两届论坛都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,并对“佛教文化昆明论坛”的持续开展做出寄语和展望,希望未来可以在“彩云之南”的昆明更好地开展。至此,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圆满结束。(禅风网记者汤谷、万象、杨湘现场报道)

  (信息来源:中国宗教学术网)

售前QQ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售后QQ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手机网站二维码